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刑释人员想办个养殖场,他们帮了大忙

  本报记者 徐新怡

  通讯员 柴金龙 赵露漫

  本报讯 “感谢你们的帮忙,现在我的养殖场可以养2000多只鸭子,生活有了新的盼头……”近日,江山市清湖街道华夏村村民夏某拿着一面写有“以人为本 为民解忧”的锦旗,来到江山市司法局清湖司法所,对工作人员帮助他解决养殖场问题表示感谢。

  2017年,夏某刑满释放,到清湖司法所报到后一直遵纪守法。近年来,夏某打工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夏某的收入锐减,家中还有两个未成年子女要抚养,另有几十万元建房债务要偿还,为了扛起生活的重担,夏某有了开养殖场的想法。但是,了解一圈后,他失望地发现,华夏村养殖场地租赁费用较高,他根本没有能力支付。

  2022年10月,夏某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清湖司法所,希望司法所能酌情为他争取相关的场地租赁优惠。

  虽然夏某已刑满释放满5年,司法所已经不再是他的“娘家”,但清湖司法所考虑到夏某在安置帮教期间表现不错,还是第一时间同华夏村取得了联系,并上门就夏某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核实。

  华夏村山场多、村域较大,针对夏某提出的场地租赁优惠政策,首先要解决的是租赁场地的合法合规问题。清湖司法所与自规部门一同查看了华夏村地图,圈定出符合养殖、环保、安全等要求的几块场地,并会同华夏村村两委、组团联村等成员数次实地踏勘,在确保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挑出几块比较适宜养殖的场地供夏某选择。夏某一眼就看中了离家最近的一处山坳。场地问题迎刃而解。

  然而,解决了在哪里租赁场地的问题,更棘手的是租金的优惠政策该如何把握。夏某看中那块场地,租赁费用不低,给予优惠政策必须符合相关政策规定,且须征得村民代表的多数通过。

  为此,清湖司法所一方面向华夏村出具了《关于对刑满释放人员夏某予以安置的建议函》,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上阐明了给予夏某安置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华夏村的村干部对村民代表进行了摸底调查和政策宣传,经过动员,大多数村民代表对于场地租赁的优惠政策表示认可和支持。

  “安其身方能安其心”,在清湖司法所和华夏村的努力下,夏某顺利以远低于正常价格的租金承租了2亩多山场用于养殖。签订了为期5年的租赁协议,又办理了场地用电等相关手续,夏某满怀希望地走向新生活。


浙江法治报 要闻 00002 刑释人员想办个养殖场,他们帮了大忙 2023-12-06 26493698 2 2023年12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