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副刊

读书的成本与收益

  王立

  常有朋友会表态想读书,可真的坚持不下来。生活里一堆琐事,工作上一系列糟心,晚上回家哪里还有心情和精力静下心来读书?这番扭捏心态,我十分理解,但也绝不会贸然劝读。

  读书是私人事儿,读亦或不读,全然取决于个人。本质而言,很大程度上是成本收益衡量的结果。个体偏好,无关对错,无须挂怀。

  读书的成本

  偶尔读一两本书,其实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只要打开手机,点开读书App,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展开阅读。哪怕你只是读一本小说、一篇网文,都有裨益。

  可其实,这也需要成本。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做“机会成本”。大意是,当你决定去做A事情时,就失去了同时去做B事情的机会,这个B事情产生的收益,应纳入到你做A事情的成本中去。机会成本与其他成本不同,往往隐性,易被忽视,但却构成了真实成本的一大部分。

  就读书而言,尽管只是在通勤路上打开手机App的举手之劳,可在这不长的时间内,你可以选做的“B事情”实在太多。比如,早晨与你的另一半吵了一架,需要在通勤路上独处以平复心情;又如,下班时还有一份合同没有收尾,需要在这段时间里查漏补缺;还如,下周有一次重要的聚会需要准备,正在为请还是不请某位嘉宾而纠结;再不济,点开抖音看看小姐姐跳舞也是一种心灵放松……然而,你选择了阅读。

  选择阅读,意味着你舍弃了其他。这“其他”就是读书的机会成本。往抽象里说,读书的最大成本是时间。

  时间之外,也有其他成本。假设你买了本书,不,买了一堆书放在书架上。书本身价格固然便宜,但书架可能是贵的,价值几百至十几万不等。然而真贵的,可能是放书的书架所占的那块地面与空间,也即所谓的房产。

  真要较真起来,房产本身也还好。关键问题是,你把家里仅有房产的一大部分划为己有建了个书房,而不是用来满足家人架设衣帽间、影音室的需求,把自己的收益建立在别人的“机会成本”之上。这,合适吗?

  简直是灵魂之问。

  读书的收益

  理论上,读书是开卷有益的。但在当今社会,书中真真没有黄金屋或颜如玉。不比科举时代读书让人平步青云,现代社会的读书人,哪怕你书读到天上去,也还只是个读书人。读书到底何用?

  读书,似乎可以让你的语文稍微好一点。小时候躲被窝里读金庸古龙黄易,把眼睛读废了。大侠魂啥的,我没学会,但武侠小说让我在快意恩仇惬意江湖的同时,接触了很多成语。武侠小说中的一招一式,都会以成语或典故命名。什么黯然销魂、亢龙有悔、覆雨翻云啥的词汇,统统都是通过武侠小说习得。绝世武功没有炼成,却成了个读书码字之人。

  语文好不好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真正我在意的是,阅读可以体验没见过的别样人生、各式行当。我最喜欢读的一类闲书是“非虚构的虚构类书”,比如马伯庸的的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大医》等。这些作品都在细致考据基础上把故事讲得津津有味,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历史中国。好像是小说,但又不是小说。这类“非虚构的虚构类书”不枯燥,亦不空虚,读后总会留下点干货,而这些干货又没那么无趣。

  我最看重的读书收益,是产生纯粹的智识乐趣。这种智识乐趣不一定出现在“高级”的名著或专业书籍中,也会出现在一些烂大街的爽文里。比如看网文《明朝败家子》,一篇看似没品的穿越文,竟然让我开始对阳明心学与“知行合一”有了兴趣,对中国古代所谓“盛世”与百姓之苦有了新体悟。

  读书之收益,仁者见仁。成本之多寡,冷暖自知。读亦或不读,全在你自己衡量成本与收益。不劝人读书,可能是种节制的美德。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法学系)


浙江法治报 副刊 00012 读书的成本与收益 2024-04-23 26792882 2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