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名邦”穿上“法治铠甲”
淳安成立“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
通讯员 余晓峰 方凯莉
本报记者 高敏 见习记者 蓝昕宇
本报讯 淳安县自古就是“文献名邦”,文化底蕴深厚。淳安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丰厚的文化遗产也引来了不法之徒的觊觎。8月14日,淳安县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揭牌仪式暨深化环境司法执法协同保护机制发布会在淳安县博物馆召开。
“2019年8月,被告人汤某、施某与毛某,乘船至千岛湖某水域,进行打捞,窃得明代石牌等10件水下文物,价值人民币4万余元,非法售卖。”“2020年10月,被告人邵某伙同被告人许某在千岛湖水域采用潜水、电动机起吊等方式,窃得水下文物5件,价值人民币5万余元。”……发布会上发布的几起文物被盗案件,令人心痛。
盗窃、毁坏水下文物,涉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等案件屡有发生,如何筑牢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屏障?
发布会上,淳安县首个“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正式揭牌,将通过“司法+行政”双轮驱动,打造司法与行政管理部门合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格局,为淳安文化遗产长效保护穿上“法治盔甲”。
现场,淳安县人民法院还发布了《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令》《淳安文化遗产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工作指引》等。“法院将继续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建设,通过在文物保护单位设立司法保护地、严厉打击文化遗产违法犯罪、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普法宣传等形式,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淳安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随后,淳安县勇士公益救援队队员郑泽达等人也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尊重历史,爱护每一件文化遗产,杜绝触碰法律底线,携手共筑文化遗产保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