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平安

文章导航

“想为、能为、敢为”

德清“全链式”锻造优秀政法铁军

组织政法干警代表开展旁听职务犯罪案现场庭审警示教育活动
“青锋论剑”研学沙龙组织年轻干警代表参观县政法一体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在“菁英成长营”启动仪式上向8名年轻干警派发岗位(项目)领办书

  本报记者 陈贞妃

  见习记者 蓝昕宇

  通讯员 王李琦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今年农历开工第一天,浙江省委在“新春第一会”上提出,要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即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

  对政法系统来说,需要什么样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该怎么拓宽干部成长通道,锤炼过硬本领、激励担当作为?今年8月,一个专门提升年轻政法干警“实战”能力的“菁英成长营”在德清正式开营。首批8名年轻干警各自领办专项任务,走上基层“一线”重点岗位挂职锻炼。

  记者了解到,这是今年德清县委政法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在队伍建设上推出的新举措。为了淬炼干警思想、提升干警能力、磨砺干警作风,近年来,德清县委政法委边实践边总结,打造了“德政法·青锋论剑”队建品牌,通过“铸剑-砺剑-亮剑”举措,系统开展“利剑”锻造行动,让每一位干警成为“想为、能为、敢为”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铸剑——夯实“想为”思想根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今年“七一”之际,德清县委政法委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乾元镇开展“忆初心 强党性 共奋进”主题党日活动。在德清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内,老一辈共产党员前仆后继、无私奉献的故事在展墙上娓娓道来。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不变的根与魂,政治建设是第一位的。对于政法干警来说,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德清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旭明说。近年来,德清政法系统不断健全“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常态长效机制,认真规范落实“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学习制度,持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创建,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今年6月,德清首批县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公布,德清县人民法院地信法庭党支部和德清县公安局刑侦党支部双双入选。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德清县政法系统一直以来都把政治教育和廉洁教育作为贯穿政法干警培养的“常修课”和“必修课”,不断拓展思想教育形式,通过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庭审旁听、党建品牌晾晒等活动,多形式、多场景地围绕忠诚、廉洁主题,开展“沉浸式”实景教育,目的就是要淬炼政法干警忠诚之心、筑牢干警“想为”之思。

  不久前,阜溪派出所多名年轻干警参加了德清县委政法委组织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旁听。现场,法院庭审成为了政法队伍警示教育“课堂”,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政法干警引以为戒,不断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思想决定着行动,我们要帮助年轻干警系好第一颗纽扣。”阜溪派出所所长曹文超说。据悉,阜溪派出所创新“入警一件事”,上好“入警第一课”,并全员签订《“五严禁”“十不得”“五必须”纪律要求承诺书》,编制全省首部《派出所权力运行标准化手册》……自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14年保持队伍“零违纪”,是湖州“全市清廉建设优秀典型示范点”,今年1月还获评了全省首批“清廉公安建设示范单位”。

  砺剑——练就“能为”过硬本领

  业务过硬、能力过硬是政法队伍的立身之本。如何帮助年轻干警快速成长成才?

  今年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正式施行。为准确理解和适用新法,并加强政法单位间的协作配合,德清县委政法委邀请了省公安厅专家授课,百名干警同堂培训,共学新法。

  今年4月,为加强政法机关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执法衔接,提升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水平,德清县委政法委组织全县政法系统年轻干警代表参观县政法一体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沉浸式”体验“一站式”办案新模式,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这是我们今年推出的一个多元化教育平台——‘融学堂’。”德清县委政法委委员、政治处主任姜隐芩介绍。该平台坚持系统“融通”,通过同堂学习、交流研讨、能力比拼,强化政法系统内协同互动;坚持内容“融合”,覆盖政治理论、纪律要求、业务知识等核心领域;坚持形式“融汇”,以学、看、说、写多种方式深化培训,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通过“岗位练兵”“擂台比拼”等,给年轻干警营造展示自我、比学赶超的成长氛围。截至目前,已举办“青锋话平安”主题宣讲、专家授课、研学沙龙等“融学堂”活动8场次。

  年轻干警的成长,离不开前辈们的领路。近年来,在新进干警培训上,德清各政法单位重点采取轮岗培训、以老带新等措施,帮助年轻干警尽快熟悉和掌握各岗位技能、提升业务和应变能力。

  在德清县人民法院,每位新进干警都要经历“2+X+2+1”的轮岗培育。“在立案窗口2个月,在业务庭室2个月以上,在综合部门2个月,还有1年在基层法庭锻炼。”法院干警许琦介绍。去年6月,她考入德清法院后,就在立案窗口、综合部门及业务庭室轮岗了半年,目前在地信小镇人民法庭当法官助理。一圈轮岗培训下来,不仅让她快速熟悉了法院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也大大提升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此外,各政法单位还打造了“雏鹰起航”工程、“青蓝”导师帮带制度等,由经验丰富的政法业务专家们有针对性地帮助年轻干警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今年以来,已有32对师徒结对。

  亮剑——营造“敢为”的良好生态

  作为“菁英成长营”的首批选派干警之一,最近,德清县人民检察院90后检察官助理张海东成了新安司法所的一名“调解员”。这是德清各镇(街道)、各政法机关、县信访局和县社会治理中心等相关单位共同排摸推出的24个基层一线重点岗位和急难险重专项任务之一。

  “只有把年轻干部放到重大项目、重点岗位中去磨砺锤炼,才能让他们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姜隐芩说,“菁英成长营”是专门针对35周岁以下年轻政法干警的实践平台,主要通过挂职锻炼、基层蹲苗、轮岗交流等形式,分批选派年轻干警到急难险重专项任务和基层一线重点岗位历练成长,既补足了年轻干警基层经验欠缺短板,又为各项平安政法工作注入新动能。

  刚到新安司法所不久,张海东就和师父朱利中一起下乡调解了一起工伤赔偿纠纷。60岁的王大伯是新安镇孙家桥村村民。今年3月,王大伯在一家印刷厂打零工时,因为操作机器不熟练,不慎导致右手受伤。他向印刷厂老板提出赔偿,但双方就具体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双方的要求都有不合理之处。”调解前,张海东梳理了工伤赔偿项目的法律标准和赔偿依据,并计算出了合理的赔偿金额。最终,经过张海东和朱利中长达3个小时的释法说理,当事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王大伯当场拿到了赔偿。

  “在检察院也经常会碰到一些案子需要刑事和解,十分考验办案人员化解矛盾的能力。”张海东说,“菁英成长营”对年轻干警来说,是锻炼提高、开阔眼界的难得机会。

  “教、学、练、战”,一切的学习成果,都要转化为实战能力。为了激励干警争做新时代政法战线的“排头兵”,德清政法系统还在“管”和“考”上下功夫,扎实开展“三诺三亮”“揭榜破难”等行动,推动年轻干警在项目一线主动作为,在攻坚破难中增长本领,以实绩“论英雄”。

  不久前,德清法院民二庭庭长沈隆吉就主动“揭榜”领办了《德法演播厅-营商法律微课堂》重点项目。每隔两个月,微课堂就会邀请专业法官作为主讲人,针对涉企商事领域中出现的新类型疑难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与到场企业家学员互动交流。目前,微课堂作为“德企亲清 法护营商”的其中一项举措,已成为本土企业提高法治素养、解决法律难题的重要平台。

  自2004年起,德清已经连续19年取得“平安县(市、区)”荣誉,夺得首批“二星平安金鼎”。这背后离不开每一支政法队伍的付出和坚守。据悉,近年来,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中,德清政法系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团队。公安部集体一等功、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数字检察示范院、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省“枫桥式”司法所……近三年来,全县政法机关荣获国家级荣誉12项、省级荣誉55项、市级荣誉126项。

  下一步,德清县委政法委将持续深化“德政法·青锋论剑”队建品牌,积极探索更多有效载体,着力加强政法队伍“四化”建设,引导全县政法干警进一步筑牢忠诚之魂、提炼干事之能、激发担当之力。


浙江法治报 平安 00007 “想为、能为、敢为” 2024-11-26 浙江法治报2024-11-2600009;浙江法治报2024-11-2600007;浙江法治报2024-11-2600008;27199462|;浙江法治报2024-11-2600010;27199464|;浙江法治报2024-11-2600011;浙江法治报2024-11-2600012;27199465;27199463| 2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