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天平

寻求服务保障人才和科技企业发展“最优解”

丽水莲都法院人才科技保障法庭工作纪实

法官走访人才科技企业
并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问题指引》
集中销毁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罚没物资
法官组织调解人才与科技企业的
劳动报酬纠纷系列案件

  通讯员 徐晨璐

  厉怡雯

  龚祎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根据实际需求,挂牌成立南城人才科技保障法庭,集中受理涉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企业和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明确以“平等保护、精准服务、规则探索、专业审判”为目标,推进人才和科技企业“司法服务保障一件事”改革,服务保障创新企业培育壮大和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有效回应新质生产力新命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司法服务与保障。

  协同联动,构建“专精特新”司法保障网络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浙西南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集聚中心,是工贸业综合发展与人居环境优越的丽水新城区,也是中国经济营商环境十大创新示范区,正成为丽水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引擎。

  2022年7月,人才科技保障专业法庭在丽水经开区揭牌成立,作为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1+8+N”人才科技司法服务保障机制的重要“1”环,莲都法院发挥领头雁作用,持续建强人才科技保障法庭品牌,为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打造“纵向见底、横向到边”的保障网。

  南城法庭建立由“5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3名调解员”的专业团队,重点关注涉诉企业法律需求,对辖区典型涉企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围绕涉人才、涉企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知识产权侵权后的救济路径等常见问题,分析纠纷产生原因及存在的法律风险,经常性开展案件回访跟踪,制定《人才科技型企业法律风险问题防范指引》,这不仅让当事人受益,法官也精耕细作以专业化保障人才和企业发展。

  “我们对业内的情况很了解,一定尽力协助法院调处纠纷。”某行业协会负责人在“涉科技企业专家调解团”成立仪式上表态。去年3月,针对行业特征明显、类型较多的纠纷,莲都法院通过“法院+专业组织”的模式整合商会协会、金融保险等组织机构共同参与调解,为阀门、汽摩配等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提供在线调解或专业咨询,实现更多纠纷提前预防、业内化解,促成人才和科技企业案件调撤率高于50%。

  丽水半导体产业、中医药大健康等生态工业主导产业已组链成群、加快集群成势,市场治理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高涨。

  “法庭+”协同化解矛盾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南城法庭深化“人民法庭+部门共建”的协作模式,联同经开区党政办、司法分局、区检察院等单位组成“浙丽经开法治管家百人团”,打通政企衔接通道,联动解答了企业关于购买工业用地、高层次人才补贴等问题216个,引导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加强保护,保障“风清气正”创新创业环境

  品牌是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创新是品牌的新质生产力。

  2022年5月,莲都法院获批莲都区、青田县、缙云县辖区内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及诉讼标的额在500万元以下(不含本数)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管辖权,南城法庭负责此类案件办理,发挥集中专门审理优势,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

  作为浙江的绿色屏障,丽水山地特征带来清澈水源、清新空气、安全土质,有着生态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丽水山耕”作为全国首个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地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自2014年创建以来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全国振兴样本。

  2023年4月,莲都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玉香承办了侵害本土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的刑事案件及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并开展示范庭审,判决11名被告人罚金合计38万余元,促成民事赔偿280余万元,严厉打击了商标攀附、仿冒搭车行为,为“丽水山耕”等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区域品牌资源实现生态价值的有效转换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这不仅让侵权者付出法律代价,更重要的是以严格公正的司法树立鲜明导向,让保护创新、保护知识的理念深入人心。”黄玉香说。

  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需要多方共同参与,10余项法院与行政协同保护机制,不断促成专业法庭与相关职能部门“双向奔赴”。比如,联合丽水经济开发区市监局、司法局等部门搭建起知识产权协同治理保护机制,在案件协作共商、数据协同共享等方面开展协作;与市监局等部门针对辖区“一件代发”侵权纠纷开展联合行动,将涉及60余家企业的4名法定代表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通过“法护知产”应用发起数据协查、联合惩戒等协作15次,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既要“治已病”也要“防未病”。莲都法院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案件源头治理,多方位、多渠道调研,厘清已成诉案件背后可能引发的潜在纠纷风险,摸清制约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的堵点卡点问题,为行业协会、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法律风险防范建议;此外,针对侵权假冒易发多发的领域、批量维权多发、小商户侵权易发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提出在企业注册登记、变更注销等内容上加强前端防范,强化规范经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共同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

  优化服务,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生态

  “多亏了法院,没有你们,我们这个事情就很难解决了,这既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原告和被告企业都向莲都法院表示了感谢。两科技企业因对合同履行有争议,迟迟无法推进项目进展。根据相关行业特点,法官多次实地勘察,组织当事人当面沟通协商,并就付款、验收等环节靠前一并组织调解,最终拟定调解方案,避免次生纠纷发生,促成两科技企业重建信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莲都法院聚焦“让人才有感、让科技受益”目标,主动把依法保护劳动者、人才和企业落到实处。

  “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核心竞争力本质上就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南城法庭庭长徐晨璐说。当前,企业与高层次人才、技术员工间的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较多发,企业、劳动者对司法服务保障的需求都很高。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因经营不善,无力及时支付员工工资,该企业的劳动报酬纠纷系列案涌入法院,法庭引导劳动者通过人才科技保障中心共享法庭处理案件,由法官指导调解员对劳动关系事实与欠薪金额进行核实,确认双方意愿,通过指导前置,涉28名员工的系列纠纷“一揽子”化解。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要求劳动者“先签离职表后领工资”等不规范签署劳动合同问题,法庭联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劳动监察等部门上门走访约谈,做出风险提示,避免衍生矛盾发生。

  以产聚才效应凸显,重点项目纷纷落户,产业升级蹄疾步稳,处处迸发勃勃生机,“如何用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为人才和企业发展双护航寻求‘最优解’,是法院以司法之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黄玉香说。在南城人才科技保障中心,一场劳动者和企业的对话正在进行中,莲都法院立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共生共存关系,推动双方进行理性对话和沟通,选择更优方式解决矛盾,指引双方顺畅化解纠纷。一起涉案金额达百万元的人才与企业劳动报酬纠纷中,法院研判后积极与辖区党委协作,帮助涉诉人才办理相关补贴,案件顺利调解,既避免科技企业陷于经济困境,也让人才感受到司法关怀,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今年4月,南城法庭助企团队前往乡镇集市,为商户开展专题性普法。“现在有很多的末端销售者是个体工商户,这类销售者可能对法律知识了解较少,对侵权行为认识不够,对违法后果承受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定期给他们开展普法讲座,为他们答疑解惑。”徐晨璐介绍说。

  据了解,近年来,莲都法院以一站式解纷机制为抓手,强化府院联动开展座谈会,针对性地成立调解团、服务团等,深化法律咨询和答疑服务;院领导带队与企业家代表、科技企业召开“面对面”座谈会;围绕农产品、旅游等地方特色产业,开展“菜单式”普法,提供法律指导和法治服务;依托辖区共享法庭,开展调解指导、在线诉讼、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司法服务,以专业服务为基层治理提效增能;开展巡回审判,组织庭审观摩,发放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向企业或主管单位发送风险提示等,为人才、企业提供最高效、最贴心、最有感的司法服务。

  “我们要全力维护劳动者权益和助力企业发展实现共赢,切实为企业、人才提供有效保障,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地见效保驾护航。”黄玉香说。


浙江法治报 天平 00007 寻求服务保障人才和科技企业发展“最优解” 2024-11-29 浙江法治报2024-11-2900015;浙江法治报2024-11-2900009;浙江法治报2024-11-2900008;浙江法治报2024-11-2900010;浙江法治报2024-11-2900012;浙江法治报2024-11-2900014;浙江法治报2024-11-2900013;浙江法治报2024-11-2900016;浙江法治报2024-11-2900017;27205476 2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