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300多面锦旗铺满整个操场
本报首席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周晨卉
28日,嵊州市公安局“和合”寻亲工作室,正式搬迁至鹿山街道捣臼爿社区服务中心。
“和合”工作室成立2年半时间,受理寻亲诉求7300余条,成功帮助483对家庭实现团圆梦。不知不觉,全国各地寻亲人赠予的锦旗,堆满了工作室的一角。就在工作室搬迁前一日,趁着天气晴朗,民警商朝阳和队员、志愿者们将这些锦旗搬出来晾晒。
300多面锦旗,铺满了整个操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感人肺腑的团圆故事。记者看了看锦旗,挑选出一些特别的回忆,与读者共飨。
最远的分隔距离
“万里一线牵,终圆跨洋寻亲梦。”一面锦旗来自加拿大。
2015年,加拿大籍华人于先生不远万里赶到嵊州,为妻子张女士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虽然这场万里寻亲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件事让寻亲民警记挂了许多年。
2023年,这场寻亲终于迎来喜讯。当年2月,在工作室的帮助下,张女士在嵊州的亲生父母与张女士线上视频认亲。同年9月,张女士赶在中秋节前,再次回到故土,与亲人团聚。
分别52年,一句“额爱侬”是想念的声音。回家当天,张女士特意穿了一件印有蝴蝶图样的裙子。在她眼中,寻亲人就像蝴蝶一样,被迫飘散各地,努力扑棱翅膀寻找家的方向。幸运地是,自己在警方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人,希望其他寻亲人也能够早日回家。
最长的时间跨度
1937年,抗日战争的战火波及浙江杭州,年仅9岁的傅奶奶随家人逃难,兵荒马乱中与家人走散,幸好得到其他逃难人的帮助,几番辗转来到诸暨定居。
与家人分散了80多年,傅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家人团聚。子女们一直尝试着寻找母亲的家人,多次前往杭州、衢州、浦江等地打听情况。2023年1月,傅奶奶的子女联系到了“和合”寻亲工作室请求帮忙,在商朝阳持续大半年的调查下,最终找到了傅奶奶姐姐的子女,同年9月份成功认亲,四代同堂胜过万语千言。
最快的比中速度
2022年2月,嵊州甘霖镇的郑先生找到“和合”寻亲工作室,希望帮忙寻找自己的双胞胎弟弟。商朝阳尝试通过照片寻找,没想到意外10秒比中,发现上海的一名包姓男子,与郑先生相似度高达90%。 (下转2版)
(上接1版)
经过确认及DNA比对,二人正是亲兄弟。2022年7月份,这对双胞胎兄弟终于在工作室见面认亲,甘霖镇的郑氏家族20多人早早等候。与此同时,包先生带着双子与妻子来到嵊州,见到了父母兄弟。分别39年,孪生兄弟再次同框。
最高的幸运指数
今年正月初,永康市大兰村的舒家在“和合”寻亲工作室的帮助下找到了失散35年的小女儿,商朝阳陪同童女士认亲。听着小女儿讲述这些年的经历,舒妈妈为孩子能得到呵护平安长大而高兴,也为依旧失踪、了无音讯的二女儿而担忧。
临别时,商朝阳再次接下了寻找舒家失踪二女儿的任务。幸运的是,找回小女儿的第二十天,舒家又找到了二女儿王女士。更巧的是,姐妹俩居住的地方只隔了几里路。今年3月5日,童女士接上姐姐一起回家,舒妈妈一把搂过两个孩子,一个正月两份团圆,三个人都哭成了泪人,不愿分开。
最热闹的团圆饭
嵊州鹿山派出所二楼食堂从未如此热闹过。今年9月12日下午,十多名从全国各地赶来认亲的人们,挤在厨房里,有人切肉,有人洗菜,有人颠勺。大铁锅中的炖鱼汩汩冒泡,铁盆里的干锅虾放满辣椒,红彤彤地映照着此刻所有人的喜悦。
福建的小罗、云南的小邱,都是儿时被拐,联系上“和合”寻亲工作室求助。经过努力,民警相继帮助他们找到了云南的亲人,并安排两家人在同一天认亲。
认亲仪式结束后,工作室和两家人一起筹备了一桌团圆饭。在这场云南特色的“长桌宴”上,所有人都举起手里的杯子,欢迎两个孩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