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新春走基层

社工王倩雯:

“团圆是让每个人都不孤单”

除夕当天,王倩雯与同事进行安全巡查
王倩雯走访林阿姨
王倩雯与居民一起贴对联
王倩雯镜头下的蓝天鼓乐团
王倩雯给居民送“福”

  宁波社会工作部融媒体中心 马瑞璟

  红灯笼的碎影在非洲鼓面上跳跃,鼓槌起落间,“福”字贴纸随节奏簌簌轻颤——宁波市海曙区新桥社区活动室里,老人们正在为小年夜迎新春拜年音乐会做着最后的准备。“00”后社工王倩雯举起相机,定格下这一幕,“这才是我们的‘春晚’。”

  王倩雯2000年出生,是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新桥社区新入职社工,今年除夕是她正式走上社工岗位后的第一次春节值守。而在春节前,她就已经在为社区的“年味”忙碌了。

  鼓声里的春天:

  音乐里的“治愈密码”

  “咚咚咚……”社区活动室里响起阵阵激扬的鼓声。敲鼓的是蓝天鼓乐团,鼓曲叫《2025一定要幸福》。

  王倩雯架起三脚架开始录制视频,镜头扫过人群——总板着脸的独居张奶奶笑得前仰后合,鼓队“课代表”林女士手腕翻飞如蝶。这场为辖区居民献上的主题表演,是社区版小型“春晚”的王炸节目。

  说起蓝天鼓乐团,王倩雯一脸骄傲。去年春天,吕琴阿姨找到她,“小王,好多姐妹退休后闷得慌,社区能不能组个鼓队?”王倩雯一头雾水,甚至还纳闷,“为什么要打鼓呢?唱唱歌不就挺好的吗?”虽然有疑问,但居民有需求,社工就应有所回应,于是她熬夜查资料、写方案、招募成员,鼓乐团热热闹闹成立了,吸引了十多名居民参与。之后,王倩雯还陪着开展户外课程。

  “我心里的疑问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答案。”王倩雯说,乐团成员们都对鼓乐有极大兴趣,他们在项目中互相治愈,还催生出蓝天鼓社会组织,带动更多居民一起实现精神共富,并设立了非洲鼓音乐公益宣传区,化身公益宣传使者,开展“便民+文化”志愿服务,到现在已服务50余人次,成为社区治理的一支鲜活力量。

  小年夜,鼓乐团在台上激情演出,王倩雯在台下认真拍视频,还及时发到社区微信公众号,评论区瞬间被“太棒了”刷屏,有人留言:“这鼓声,把春天提前敲来了。”

  艺术生的基层“转场”:

  镜头对准人间烟火

  王倩雯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台单反相机,旁边是一摞社区活动策划案。这个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女孩,在选择职业时,放弃了扛着设备在片场追逐光影的可能,而是成为社区里最年轻的“管家”。

  “我的镜头,不该只拍虚构的故事。”王倩雯的大学毕业作品是一部关于家乡的纪录片。拍摄中,她跟着村社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记录下修路纠纷如何调解、怎样为独居老人送餐、留守儿童为何绽放笑颜。“原来基层工作就像一部真实的‘连续剧’,每一集都是生活的底色。”她回忆道,外公曾是村社工作人员,小时候她总爱偷偷溜进他的办公室,如今才明白,那些琐碎事务背后是“把根扎进土里”的踏实。

  入职社区近一年,她的专业技能成为“有力助手”,她也成了社区里会“整活儿”的“后浪”。社区活动照片被她拍得像电影海报:夕阳下打太极的老人、儿童绘画课上高举的蜡笔、非洲鼓排练时飞舞的彩带……“构图好看,居民们更愿意转发分享,活动参与度也高了。”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艺术和基层工作,其实都是为生活添一抹亮色。

  从手足无措到“多面手”:

  “萌新”的春节练兵场

  春节前一周,值班表上“王倩雯”三个字列在了除夕一栏。父母电话里难掩失落,她却宽慰道:“居民们一句‘小王,过年有事就找你’,我哪能拒绝?”

  除夕当天,王倩雯早早来到社区。巡逻、慰问、应急处理……上午9点刚过,她的工作簿已列满待办事项。跟随前辈穿梭在楼宇间检查消防设施时,她细心记下每个阀门的位置;走访慰问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时,她不忘检查厨房燃气阀门是否松动。口袋里的暖手宝渐渐变凉,笔记本上的字迹却越写越密。

  “其实,第一次处理居民求助时,我可是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她回忆说,去年秋天,社区的夏阿姨丢失进口降压药,“接到居民求助,我心里‘咯噔’一下,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在前辈指导下,她带人查监控、问邻里,最终查到了药袋的去向。为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她还协助夏阿姨整理了一个入户柜,用于放置重要物品。“原来解决问题不需要大道理,只需要共情。”她在工作笔记上郑重写下感悟。

  叩响居民林英女的家门,老人打开门,就给了她一个拥抱。今年75岁的林阿姨是王倩雯认识的第一位社区居民。“刚开始我总怕说错话,不敢主动和居民交流。”去年11月,林阿姨因病住院,王倩雯时常上门看望她,还为她申请了相关慰问金。渐渐地,两人成了忘年交。

  “她像亲孙女一样贴心。”林阿姨边说边递给我们老家寄来的果汁。和老人辞别后,回味着嘴里的果汁甜味,王倩雯说,自己忽然懂了外公的话:“基层工作不是‘管人’,是‘爱人’。”

  结束重点人群走访回到办公室,王倩雯的手机里跳出了朱阿姨的拜年信息。去年,她帮这名湖北籍的老党员办理了流动党员登记接收相关手续,还积极协助朱阿姨夫妇按时参与组织生活,在生活上也为其答疑解惑,帮助她逐渐适应在宁波的新生活。如今,朱阿姨夫妇都是社区党员模范先锋,还因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而收到了高桥镇党委的表扬信。

  一点一滴,汇成了除夕当天王倩雯这名“萌新”的练兵场。而正是在这一件件小事中,王倩雯的社工工作经验日渐丰富。

  虽然今年除夕没能和家人好好吃一顿团圆饭,但王倩雯觉得自己过得“值”,“团圆不是围坐一桌,是让每个人都不孤单。”问及新年目标,王倩雯脱口而出:“我想云游新桥古桥、用AI设计相关路线,还想开直播带居民云享非洲鼓乐。”说这话时,她眼睛发亮。两三天的跟踪采访,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一部分“00”后对职业的态度——他们在琐碎中寻找意义,在基层里栽种春天,正如王倩雯镜头下的非洲鼓,节奏简单,却能让无数颗心同频共振。


浙江法治报 新春走基层 00004 “团圆是让每个人都不孤单” 2025-02-05 浙江法治报2025-02-0500009;27303743 2 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