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

政法记者走基层

大调解机制让纠纷在阳光下化解

  杭州政法融媒体中心 余悦琴 通讯员 闻彬 杨敏智

  桐庐县分水镇是桐庐县域副中心。这座千年古城有常住人口约5.7万人,其中一半为外来务工人员。近年来,分水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镇”“全国千强镇”“浙江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在分水镇,“分阳调解”的红色标识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这个取意“让纠纷在阳光下化解”的品牌,通过构建三级调解网络,重塑基层矛盾化解格局。

  分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因辖区面积广、人员分散,这里创新建立“镇-片区-村”立体调解体系。镇级调解中心统筹协调,下设5个片区调解分中心,辐射周边29个行政村社,形成“统一受理、分级处理、期限办理”的闭环机制,特别组建由“五老人员”为核心,驻村律师、片区民警等专业力量为支撑的复合型调解队伍。

  这一庞大的调解队伍深入分水镇的细枝末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去年12月,儒桥村一嘉靖年间的古井圈时隔22年重归故里。2002年,儒桥村委将井圈无偿借予琴溪香谷景区,井圈不久即失去踪迹。经多年寻找,村委会在收藏爱好者许先生处发现井圈,但其收藏井圈已久,许先生起初并不愿意归还。随后,分水法庭、司法所和镇村干部组成调解组,向许先生阐明井圈的文化价值和相关规定,同时建议村委给予合理补偿。最终,井圈顺利“回家”。

  为保证调解质量,去年分水镇各片区分中心多次邀请调解专家上课,帮助各行政村调解员掌握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

  据了解,自调解体系搭建以来,分水镇调解成功率达98%。

  如今,“分阳调解”的经验和力量正在桐庐全县延伸。

  作为“中国最美县城”,桐庐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瑶琳,一个拥有十多个旅游景点的小镇,去年全年游客接待量超500万人次。该镇创新总结了一套针对游客的矛盾调解新办法。

  去年起,瑶琳镇在景区外设立“综合执法管理站”,从“一支队伍管执法”到“一支队伍管旅游”,整合派出所、城管、市场监管所、应急消防救援队等力量,成立调解大队,在各景区门口设置值班站点。游客有了纠纷,马上就能找到解纷之人,往往在景区门口就能将矛盾化解。该镇全年涉及旅游的矛盾纠纷投诉同比下降46%,警情下降13%。


浙江法治报 新闻 00003 大调解机制让纠纷在阳光下化解 2025-02-08 浙江法治报2025-02-0800012;浙江法治报2025-02-0800013 2 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