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平

民之所望 司法所向

——龙港法院做实做优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纪实

温州市人大代表杨李敏(左二)参与“离婚不离爱·探望无障碍”直播活动

  本报记者 蓝莹 通讯员 诸葛婉慧

  “咱们按合同标准调试到位了。”不久前,在龙港市一家印刷企业的厂房里,一起涉机器设备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正在调解。受经办法官邀请,省人大代表、龙港市印刷包装行业协会专职秘书长梁孝克引入专业技术人员对糊盒机进行调试。最终,显示屏上的转速数值定格在400转/时,设备恢复正常运转,原本争执不下的买卖双方当场握手言和。

  这是龙港市人民法院创新“法院+代表委员”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更是该院将代表委员专业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缩影。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2024年以来,龙港法院广泛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沟通,多领域、多渠道探索完善“法院+代表委员”工作机制,常态化邀请代表委员参与化解案件、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工作,切实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智赋能:推动解纷机制创新

  “爸爸是小义(化名)的榜样,长期见不到爸爸,可能会让他变得自卑、内向。”在一起探望权纠纷案件中,龙港法院依托“易探帮”探望权行使机制,邀请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温州市人大代表杨李敏参与矛盾化解。她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专业意见,教育引导当事人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在丫好志愿服务团队等多方力量协调下,小义母亲最终放下心中芥蒂,同意配合开展探望活动。小义在探望权基地和爸爸顺利见面,收到爸爸送的新鞋,脸上笑容格外灿烂。

  在参与探望权纠纷化解过程中,杨李敏围绕探望权基地建设、机制宣传推广等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2024年以来,龙港法院积极回应关切,联合推进探望权基地建设及“e探帮”数字化应用开发,引入36名助探员,促成150余名申请人开展子女探望1000余次,“易探帮”机制还在省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金奖。

  除了“易探帮”,行政异议制度、印刷包装行业纠纷协同治理、人民陪执员协助执行工作机制……龙港法院的一系列工作举措中,都能看到代表委员履职的身影。为推动法院工作提质增效,龙港法院常态化邀请代表委员“沉浸式”参与各类司法工作,有效听民意、汇民智,努力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

  架桥连心:畅通民声渠道

  “案例很生动,普法接地气。”去年11月,在龙港法院开展的法官讲法进代表联络站活动中,该院常务副院长曾小勤通过以案释法,详细讲解民间借贷相关法律知识,获得好评。

  “在日常沟通联络中,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希望我们加大法治宣传工作力度。”曾小勤介绍,龙港法院了解群众需求后,迅速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常见法律问题,大力开展法官讲法进联络站、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四进”活动。2024年,该院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20余次,覆盖干部群众1600余人次。

  “建议进一步畅通与法官的联系渠道”“建议加大打击拒执行为的工作力度”……在龙港法院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座谈会上,龙港市人大代表应仲明、郭炳彪和龙港市政协委员张挺号、杨乃柱等作为律师代表,围绕法院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龙港法院常态化邀请代表委员、律师、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参与座谈活动,探索建立“代表委员留声箱”工作机制,广泛听取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2024年累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并认真做好意见建议办理和答复工作,得到代表委员的普遍认可,实现代表委员履职与人民法院工作提升的双向互动共赢。

  践行民主:自觉接受监督

  “这次活动非常好,让我们对司法工作有了更深了解。”近日,龙港法院开展环境保护主题公众开放日活动,40余名代表委员应邀来到法庭现场,“零距离”旁听一起污染环境罪案件庭审,并对庭审过程给予高度评价。

  在龙港法院“龙城利剑·执保民生”集中执行行动中,龙港市人大代表陈教练等全程参与见证,监督查封、扣押、拘传等执行措施实施过程,并对法官善意文明的执行方式给予充分肯定。

  2024年,龙港法院组织开展各类公众开放日活动10余次,邀请代表委员参与旁听庭审、见证执行300余人次,自觉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持续增强司法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此外,为扩大监督广角,增强监督实效,龙港法院聘请了13名代表委员担任特约监督员,定期邀请其参与明察暗访、司法巡查、纪律检查等活动。2024年,代表委员参与各类巡查10余次,发现诉讼服务、安全隐患等方面问题12项,均得到了有效整改,以全过程监督有力促进审执工作水平全方位提升。


浙江法治报 天平 00006 民之所望 司法所向 2025-02-08 浙江法治报2025-02-0800010;27307947 2 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