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数据赋能
检察蓝护卫绿色发展
通讯员 程琬茵
本报讯 “我们已经顺利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环评),今后一定合法经营。”近日,永康市某工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前来回访的检察官说。
近年来,永康市检察院在办理环境污染案件时发现,仍有少数企业未经环评审批、验收便直接投入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环评作为喷漆企业投入生产的前置性环节,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环境影响,是否每户企业都完成了环评审批与验收?为此,永康市检察院对喷漆企业开展针对性排查。
期间,该院借助数字化改革东风,依托浙江省检察院“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构建了环评监管模型。通过检索行政机关执法、企业经营范围等几万条数据,最终发现4家企业可能存在环境污染的情形。
“我们企业规模小,利润低,如果先环评再投入生产,成本高、压力大。”其中一家企业向检察官表示。
“哪怕企业再小,环保无小事。”永康市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说。
针对以上企业情况,该院向有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对未经环评审批、验收便直接投入生产的企业依法查处,强化企业监督管理。
日前,相关企业均已在限期内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