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新岸

18年后,“互助员”老李迎来了新生

  见习记者 俞可薇 通讯员 方金杰

  正月初七,罪犯老李缓缓接过释放证明书,页尾落款的红色印章之下,是他整整18年的服刑生涯。老李伫立在浙江省十里丰监狱大门口,凛冽的寒风直击身骨,但老李的心却是一片滚烫,他对接下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初入监时,民警对老李开展心理矫治,经过3个月的针对性辅导,成功扭转了老李的想法和行为,老李也积极投入改造。

  老李对心理学知识兴趣浓厚,他主动参加每一次监狱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向民警表明心迹,“我自己就是活案例,我想通过学习,帮助自己也帮助同犯好好改造。”

  2019年,老李加入监区互助组,成为一名互助员,在民警的管理下协助调解罪犯与罪犯之间的矛盾。

  起初,老李并无经验。“你们要互相体谅,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他一板一眼地在罪犯中“扮演”起和事佬的角色,但大家并不认可他这名新手。

  “你要找准问题关键,还要发挥你的优势,你的改造经历就是最好的调解良方。”民警的指点,让老李找到了方向,他想起了自己做互助员的初衷。

  那要从2017年发生的一件事说起。与老李同小组的罪犯梁某,经常受到另一同犯的歧视和排挤。梁某不善于表达,选择了暴力殴打的方式报复,最后被从严管理。老李由此想到自己的经历,刚入监时也经常被同犯区别对待,心里很不好受。他认为,很多时候,大问题都源自小事情,于是决心本着“事无巨细”的态度,做好一名互助员。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调解,是两名同犯因为睡觉打呼噜、上厕所声音过大等琐事闹矛盾,怨念有一触即发的态势。我及时介入,将他们拉在一起,面对面调解,询问他们除了以上问题,是否还有别的矛盾,两人都表示没有。我于是建议警官将两犯分开,换个小组。此后,两人相处得不错,还因为下棋的共同爱好成为了棋友。”在民警支持下,老李的调解越来越接地气,效果也很明显,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老李最害怕的,是出狱后要面对陌生的世界,他的生活习惯和记忆还停留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

  事实上,针对长刑犯,监狱会组织刑满适应性教育和就业指导,老李每次都按时参加。

  在2023年的一期就业指导课程中,监狱还邀请衢州学院的老师,为罪犯讲解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变化。老李在课堂中积极发言,“通过课程,我知道了现在社会的发达,现金基本都用不上了,交通也很便利。”

  当民警问起老李刑满后的安排,他讲起了从事缝纫行业的姐姐。“我姐在外面做服装加工,我出去后可以帮着她一起干活,目标还是想组建个家庭,过好余生!”


浙江法治报 新岸 00006 18年后,“互助员”老李迎来了新生 2024-02-29 26679841 2 2024年02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