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查封、扣押的赃物管理难、处置慢?

湖州“一体化”改革创新涉案财物监管模式

  本报记者 陈贞妃 通讯员 徐振华

  在刑事案件中,司法机关常常会查封、扣押到五花八门的赃款赃物。价值几十万元的名表名包、上百万元的汽车,还有手机、电脑……这些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涉案财物该怎么保管和处置?如何避免贬值、损耗、遗失等风险?

  刑事涉案财物的管理处置,一直是司法机关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作为我省最早开展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改革试点的地市,自2016年开始,湖州就率先开始涉案财物的相关改革工作,全力打造“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处置”场景,有效破解了涉案财物“处置协同弱、闭环监督难、处置流程慢、履职风险高”的困境。相关做法曾先后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入选中国涉案财物制度改革蓝皮书,日前又荣获了浙江省2024年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这一改革,到底有哪些亮点?

  “一仓统管”

  财物保管完好率100%

  上门取件、逐一清点、拍照留档、信息录入……近日,在湖州市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中心,记者观摩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涉案财物封存入库的全过程。在执法记录仪记录下,两名保管员对照交接清单,将99部手机一袋一物封装放进专用保管箱后,一起存入了设有重重关卡的保管库房内。

  这里是2018年湖州在全省率先建成的市级跨部门“刑事涉案财物管理中心”。2万多平方米的园区,5000平方米的库房,公检法各部门的刑事涉案财物都在这里被集中保管。

  “过去,查封、扣押的涉案财物由各部门自行管理,隐患多、风险大。”湖州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处负责人介绍,管理中心按照“社会化建设、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维”的模式,引入第三方实现全量刑事涉案财物“一仓统管”,有效解决了以往各部门刑事诉讼涉案财物“保管场所分别建、保管水平不专业”等问题。

  “硬盘、U盘等电子物证配置防磁柜;汽车两周一启动、每月一清洁……”管理中心主任康律介绍,为了防止财物在存放期间过度贬损,中心实行“普通财物高于专业仓储、贵重财物适用银行金库、特殊财物适用行业规范”的保管标准,确保财物“入库出库一个样”。

  目前,湖州全市共有一个市级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以及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分中心。中心入库各政法部门物品共计850余万件,财物保管完好率达到100%。

  (下转2版)


浙江法治报 要闻 00001 查封、扣押的赃物管理难、处置慢? 2024-12-04 27213365 2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