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平安

温州统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全周期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本报记者 曹梦琪 通讯员 季哲冰秀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温州市司法局获悉,温州2024年全市涉执法类投诉举报占比从2021年的65%下降至34%,企业群众对执法公正满意度提升至97.6%;相关工作作为全省唯一地市在全省“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获评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温州始终坚持将民营经济作为温州的最大资源、最大优势和最大特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温州市司法局深化司法部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挂牌全覆盖,聚焦企业法治诉求、执法沉疴旧疾、闭环监督实效三点发力,全面发挥法治助企惠企护企实效。

  2024年6月,苍南县司法局接到某受委托执法乡镇应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电话,反映苍南县应急管理局存在以指导名义对委托执法乡镇设置立案指标、一案双罚指标、罚没金额指标的行为。接到该信息后,县司法局结合前期企业反映重点,围绕介绍第三方公司、执法标准前后不一、未出具整改文书等问题,联合县纪委监委、县检察院对一批曾因安全生产问题被处罚的企业开展走访交流。经过详细调查后确认,执法队工作人员承认存在下达立案、罚没指标等情形,遂给相关部门制发了《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利益。

  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5月,温州市司法局联合市纪委、监委围绕涉企执法10个重点领域和20项高频事项开展“1020”裁量规范化专项监督,推动19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配套行政裁量权基准;以“一单位一清单”的形式,全面梳理部门规范涉企行政违法行为裁量标准,在人民政府官网公示各执法单位裁量权基准清单和赋权乡镇裁量权基准规范要求,推动解决处罚轻重不同、标准不一等问题。

  专项监督行动开展以来,温州全市围绕综合执法、市监、税务、应急消防、交通运输、生态环境、资规、卫健、住建、文化广电旅游等10个领域等企业关切领域,督促各主管部门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行政裁量范围、种类和幅度,建立裁量依据适用及说明理由制度。特别针对温州取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25部地方性法规,督促生态、渔业、综执、住建、民政、消防等多个市直部门需结合地方性法规的处罚条款,实际制定本系统裁量基准,全市34个执法机关公布裁量基准清单,细化率达100%。


浙江法治报 平安 00007 温州统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2025-01-27 27295966 2 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