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应该是她们的模样法院公告夫妻吸毒,儿子拿着钱跑了……寻 亲 公 告无标题中奖号码: ......
1版: 首页 10版: Q聊 12版: 新岸

天使应该是她们的模样



  ■本报记者 陈立波通讯员 陈晓君 钟晓亮
  她们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警花”,每天直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教育感化工作,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扎根在这个高风险、高压力的岗位上,用持之以恒的真心叩开了一扇扇紧闭的心门,挽救了一个个在深渊边徘徊的灵魂。她们就是浙江省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专管区的女警们。
  一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大墙内的日子,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比平常多得多的关爱,这里的民警比亲人还要亲,是她们把我从绝望的悬崖边上救了回来。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有天使,应该就是女警们的模样。”

  为了责任 她们瞒着家人上岗

  “我们有点像‘地下工作者’,有的同事家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她们在专管区工作,报道的时候千万别用真名哦。”在专管区的值班室,二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丁丽敏在接受采访时还不忘为同事做好保密工作。“之所以不告诉家人,就是不想让家人过于担心自己,父母年纪都大了,如果让她们知道了,又会整晚整晚睡不着觉了。”
  “说实话,刚接到要去专管区工作的通知时,我们也有过恐惧、不安,有的甚至偷偷抹过眼泪。”丁丽敏介绍,管教民警小程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到专管区工作已近2年,但至今家人都还不知道这个“秘密”。
  “不是每个民警都能这么幸运地将‘秘密’保守下去。”说起民警小林的事情,丁丽敏至今都觉得非常可惜,“当时小林从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专管区工作,与相恋3年的男友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当男方父母无意间得知小林是一名专管区民警时,就发出了‘要么换个工作要么分手’的最后通牒。考虑再三后,小林选择了后者。”

  为了工作 她们不顾个人安危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内心极度脆弱,容易自暴自弃,正因为如此,她们渴望得到更多关爱和平等的对待。“别看我们现在很放松,刚开始的时候别提有多紧张呢!”丁丽敏说,刚开始,民警都不敢碰她们的东西,每天洗手就要洗几十次,就连跟她们交流也都是带着口罩,还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们穿着防护服,她们还以为我们怕她们呢!”面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管教工作,丁丽敏有自己的经验之谈。记得5月初,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周芬(化名)自恃有病毒做“护身符”,在习艺过程中因琐事对同教大打出手,正在值班的丁丽敏和民警见状顾不上穿防护服就冲上前去将两人拉开。周芬发现自己的“护身符”失效后,便乖乖地服从民警管理。
  “只有脱下防护服与她们面对面坐到一起,她们才会感受到我们足够的诚意和善意,才愿意对我们敞开心扉。”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丁丽敏主动放弃了穿戴防护用具,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起打乒乓球,面对面地谈话,她用这种人格的力量获得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信任。

  为了社会 她们默默奉献

  古丽(化名)是一名少数民族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也是专管区年龄最小的学员,入所时才16岁。在专管区改造期间,她因对家人的怨恨及对亲情的渴望两种情绪反复交替,以至于产生了极大的厌世情绪。
  “当时真的很犯难,和她根本无法用汉语交流。”管教民警小林说,后来民警就通过绘图、比划等原始的沟通方法耐心地同她沟通,根据她一幅幅破碎的心房、看不清脸的家人等画的内容,请专职心理咨询师分析出她无助与恐慌的心理,然后用专业的团体心理咨询法、沙盘疗法、音乐疗法等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古丽渐渐驱散了心中的阴霾。
  小林说,为了让古丽彻底解开心结,管教民警多次与其家人联系。在民警的努力下,家人重新接纳了古丽,这让古丽从此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在结束戒毒治疗回家的那一刻,古丽在所门口认小林做了干姐姐。
  “为了帮助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戒毒,他们以人民警察的忠诚、信念和执著,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以求唤醒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对生命的渴望和重获新生的决心。”省良渚法制隔离戒毒所所长吕素兰介绍,专管区成立6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艾滋病传染事故,无一人逃跑,无一起伤亡案例,所内戒毒率达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