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新 闻

2015年度审计查出违规金额近50亿元

超七成幼儿园不符准办标准

  本报记者 许梅

  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2836个,查出违规金额49.46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561.22亿元,审计处理处罚金额212.29亿元,移送处理落实人员136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2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1人……昨天,省审计厅负责人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作了2015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记者发现,今年的审计报告里不仅有不少“大数据”,一些民生焦点如保障性安居工程、学前教育、饮用水源保护、医疗废物处置等,也都被列为审计的重要内容,引人关注。

  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情况仍存在

  省审计厅负责人介绍,这次审计突出反映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情况,如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政策执行和回归项目落地审计、特色小镇政策跟踪审计等。

  其中,审计部门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跟踪审计时发现,2015年度我省相应工程建设进度总体良好,工程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作用明显。但也存在对安居工程税费减免政策未执行到位的情况,有41个市县落实国家安居工程税费减免不到位,向56个安居工程项目违规征收应减免税费2.25亿元。

  同时,安居工程建设管理也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有78个项目未按规定履行招投标程序,其中42个市县58个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应招标而未依法履行招标程序,涉及合同金额69.78亿元。4个市县618套保障性住房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不严格。

  另外,不合格条件家庭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的情况仍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等原因,37个市县261户保障对象虚报家庭收入、住房等资料,骗取住房保障待遇;7个市县17户保障对象在已享受住房保障待遇的情况下,重复申报并通过审批;5个市县171户家庭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1万元。

  学前教育支出不均衡现象明显

  学前教育的入园难、收费高、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近两年受社会关注。今年的审计报告中,审计部门就把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对学前教育支出及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发现,学前教育上支出不均衡现象明显。在公办幼儿园,由于未建立生均财政拨款制度,不同地区财政投入差异很大。如2015年,宁波等2个市对公办幼儿园的年生均财政投入超过1万元,而金华等4个市的年生均财政投入不到5000元;即使是同一地区,公办幼儿园年生均投入从2000元到15000元不等,差异较大。

  部分地区还存在财政保障不到位的情况。有28个县未按省政府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提高学前教育事业费在教育事业费中占比至5%以上,如平阳等3个县不足2%。

  而民办幼儿园方面,2015年全省对民办幼儿园的年生均投入仅为568元。

  部分幼儿园建设也不符合标准要求。对照省准办园的建设标准,全省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符合准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共7576家,占全部幼儿园的73.3%。比如没有绿化面积的有322家,平均每班教师少于1.5名的3592家,生均室外场地活动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有2658家,还存在“无证园”。

  不仅发现问题还注重分析破解

  今年审计部门还对2个市、8个县、13所省属高校的44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

  在对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中,审计部门发现一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违规问题,部分项目前期决策论证不足。如奉化市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块项目,由于前期论证不足,未批先建,后项目停止实施,损失设计费等2093万元。

  在对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有6所高校公务支出把关不足,存在违规购买礼品、发放购物券(卡)、公款旅游等问题,审计后已清退590万元。如浙江工业大学清退购买礼品、购物券(卡)等费用290万元,学校下属公司清退超市卡、旅游费等74万元。

  今年的审计报告还针对一年中移送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从责任人员和违法手段角度,分析了问题线索的特征,并提出加强管理的意见。

  据了解,此次审计报告年度内,省本级共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78起,目前相关部门已查处96人,其中4人被判刑、6人被批捕、5人被立案,2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6人被免职、降职、调离岗位等,追缴非法所得及罚款7790万元。


浙江法制报 新 闻 00002 超七成幼儿园不符准办标准 2016-09-27 2 2016年09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