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司法行政

多干一分钟 多帮一个人

冯力红:真情帮教让特殊人群安身安心

  本报记者 孙佳丽

  新年伊始,冯力红一如往年忙碌地工作着,看着身后熟悉的“慈溪市司法局”几个字,感慨良多:在这个地方,她已经工作了32年,把青春和激情都挥洒在了这里。

  冯力红是慈溪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局局长,今年50岁的她担任过慈溪市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法制宣传教育科科长,曾被评为慈溪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荣立三等功一次。无论在哪个岗位,冯力红一直将“乐于奉献”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

  知根知底才能做好工作

  “冯老师,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不会再让你失望的。”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私自外出的社区服刑人员华某,在冯力红面前流下了眼泪,1.8米的大个头像孩子一样认了错。

  冯力红深知,谈话是一种艺术,细致敏感的女性特质让她更能了解社区服刑人员内心深处的想法。看似枯燥的每日谈话,冯力红从不应付了事,因为谈话能让她观察到社区服刑人员每一天的心理变化。

  “走下去,才能查得清。”在冯力红的带动下,慈溪各司法所积极与监狱、看守所做好衔接配合工作。冯力红几次走进监狱,与临释人员面对面交流,为他们走出监狱、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同时,她依托村级工作站,发动安置帮教志愿者,做好对刑满释放人员的走访、摸底工作,了解他们的家庭、工作和生活情况,落实帮教责任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教管理方法,使帮教安置各项工作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安身才能安心

  “有饭吃,有房住,有事做,对于刑满释放人员以及社区服刑人员来说,是最为迫切的需求。”冯力红说,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他们就能更好地重新开始。

  自担任慈溪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局局长以来,冯力红着力抓好监地衔接、教育帮扶和服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刑满释放以及社区服刑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质量和水平。冯力红说,安置帮教工作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工作,不能统而概之,只有因人施教,才能早出成果,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为此,慈溪市依托本地企业,建立起了19个镇级安置帮教基地、3个市级安置帮教基地,第一时间缓解生活困难的刑满释放、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压力,他们通过本人申请、村干部调查、矫正办审核后就可以到基地就业。找到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社区服刑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刑满释放人员也可以安心地开始新生活。

  暖心方能交心

  “教育从感化开始,矫正从心灵入手。”接手社区矫正工作几年来,冯力红坚信,社区矫正工作会对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产生重大的意义,更能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不稳定因素,“这是这项工作的核心价值体现。于我而言,这是一份神圣的职业。”

  在冯力红的影响下,慈溪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对待社区服刑人员时,也以心换心。社区服刑人员马某刚入矫时,因为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生活不安定,思想波动也大,每次到司法所参加学习或活动时,总是避着人群,十分孤僻。司法所工作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常和他谈心交流并家访。知道他有创业的想法,却没有条件,工作人员帮他找到技术人员,让他从师学习职业技能。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马某逐渐走出阴影,并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真情是化解刑满释放以及社区服刑人员心理阴霾的有效途径,冯力红将真情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努力使他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浙江法制报 司法行政 00007 多干一分钟 多帮一个人 2017-01-12 2 2017年01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