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实话

文物保护 莫等破坏了才行动

  文物保护人手不足,资金匮乏是事实,但并非没有解决的途径,这些都不是“不上心”不积极的理由,关键原因还是一些人思想不重视。

  刘剑飞 

  近日,有西安当地媒体爆出位于西安长安区司马村的杜牧墓竟然变成了菜地。记者从司马村村史编撰人68岁的关山处了解到,目前这片被种上菜的杜氏家族墓地有“一分地”大小,分属村里好几家人耕种。“文物部门也有人来考察过,但是没有正式的考古发掘,也没有人说不能在上面种菜,现在这个季节也没什么菜了。”

  一代诗人的墓地却变成了菜地,实在让人唏嘘,不仅暴露出一些人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也暴露出相关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能时不积极,不主动。文物保护不能等到破坏了才去行动,应该将保护的关口前移,这样才能起到积极效果。

  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和文化展现,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文物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在文物保护中,多一些积极意识,多一些超前谋划,多一些务实举措,在预防上做文章,在保护上下工夫,比如,制定长效保护方案,加强对辖区文物的监控和定期排查,发现文物出现破损,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修复,尤其对一些重点珍贵文物应该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做好日常维护,实施常态化监管。

  就像此次,杜牧墓变成菜地,并非首次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过村民取土等行为,相关部门早就应该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和防护,可是却一直没有任何的应对措施,这才导致如今变成菜地的结果。可即便如此,相关部门还是显得不以为然,并没有积极履行职责,出面进行调查和阻止,采取措施,加强保护,这种消极应对,实在让人堪忧。

  文物保护人手不足,资金匮乏是事实,但并非没有解决的途径,人手不足,完全可以发动群众参与,编织社会保护网络;资金不足,除了向上申请,还可以通过社会来筹措解决,这些都不是“不上心”、不积极的理由,关键原因还是一些人思想不重视,这就需要通过严肃的问责来解决。


浙江法制报 实话 00015 文物保护 莫等破坏了才行动 2018-11-29 2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