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渔民捕获一条“怪鱼”
专家:基本确认为中华鲟
通讯员 杨继划 董素素
本报讯 3月6日,家住温州市状元横街的渔民林先生,在瓯江捕获一条“黑鱼”,它的身份可不一般。
当天下午1点左右,林先生的妻子在温州大桥后方准备起网时,发现了这条特殊的鱼。“网拉上来的时候,就看见里面黑乎乎的,不知道是什么。”林先生说,第一眼看见这条鱼的时候,还以为捕到了一头“鲨鱼”。
这是一条体型修长、尖头硬鳞的“怪鱼”,鱼身长1米左右。林先生说,他少年时当过兵,退伍后一直靠打渔为生,已经30多年了,从未见过长相这么奇怪的鱼。
随后,林先生将鱼带回了家,附近居民纷纷前来围观,不少群众称这可能是国宝——中华鲟。林先生让儿子在百度上查询了中华鲟的相关信息,发现这条鱼与中华鲟极为相似。
林先生于是立即求助警方帮忙确认。接到报警后,状元派出所民警夏克楚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这条鱼确实疑似中华鲟,便立即采取换大水盆和增加水量的方法,对它进行保护,并拨打了渔业部门和野生保护动物协会的电话,请相关专家前来鉴定。
温州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刘鸣说,这条鱼是长江流域出现的鲟类,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基本确认为中华鲟。下午4点左右,该条鲟鱼经专家确认安全无恙后,已由渔政部门和渔民送到瓯江放生。
相关链接:
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据统计,长江上游每年可产中华鲟2-3万千克。但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为使这种中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