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智能化,点亮浙江政法工作

  本报记者 张倩 

  公安机关探索人脸识别技术,从发现犯罪嫌疑人至报警平均用时只需10秒;法院利用语音识别技术,案件庭审记录实现“机器换人”,用时缩短20%以上……实践证明,在信息化时代,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智能化是有力抓手、是强大引擎。

  中央政法委第二次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指出,要把智能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坚持改革创新与科技应用双轮驱动,推动政法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浙江是“三个地”,在政法智能化建设中理应想在前、走在前。

  一年来,浙江政法系统使命在肩、勇往直前——

  我们按照年初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浙江“智能治理”工程,用务实举措推进工作、用亮眼数据展示成果。

  我们强化“抓智能”的战略意识,把政法数字化协同工程作为政法机关“一把手”工程,协同推进全省政法机关智能化建设,努力形成统筹推进新格局。

  我们按照“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专班化运作”思路,有力推进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雪亮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

  我们全面拓展智能应用领域,智慧法院、智慧检务、云上公安·智能防控、智能司法等一批创新项目深入实施。

  一年来,我省政法智能化建设硕果累累、成效初显——

  1号示范项目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持续提质拓面,全省逮捕、起诉、审判协同率均达99%以上,涉案财物管理、换押、立案监督、减刑假释协同的试点有序推进。截至7月底,全省政法机关共通过系统办案10.47万件,其中5.67万件已判决,跨部门协同渐成常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雪亮工程”布点建设、联网应用持续发力,重点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不断提升。我省“雪亮工程”建设在2018年全国考核中,取得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也是唯一一个满分。

  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在全省推广应用,平台注册用户逾84万,注册调解员4.3余万人,调解成功45.1万件,调解成功率89.5%。

  杭州互联网法院、“移动微法院”,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手机上打官司”成为现实,公平正义更加触手可及。截至7月,全省通过“移动微法院”立案25.96万件、文书送达83.9万次、网上开庭624次。

  省公安厅大力推进“情指行”一体化融合,全面优化公安合成作战与研判平台建设,上半年抓获逃犯3400余人,打处犯罪嫌疑人近4000人。

  一年来,我省政法智能化建设优势不断显现——

  依托智能化建设,政法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高效的政法服务和优质的政法产品,让浙江人民的获得感更可持续。

  依托智能化建设,分析研判、文书处理、案件审理、司法服务都有了智能助力,我省政法机关执法司法工作质效有效提升,“案多人少”矛盾进一步缓解,基层政法干警负担得到减轻。

  随着我省政法智能化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智能化建设正给我省政法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我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预测预警预防社会风险、优化政法公共服务、提升执法司法能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浙江政法的“智能武器”详见今日9版


浙江法制报 一版要闻 00001 智能化,点亮浙江政法工作 2019-08-22 2 2019年08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