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温枪市场缘何“发烧”?
倒爷、骗子都是“加热剂”,监管部门出手“降温”
![]() |
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主动与市教育局对接,对772把即将发放给各学校的红外测温枪进行了核查 |
![]() |
不少人在微信群里求购额温枪 |
本报记者 徐冬梅
“全市各类公共场所即日起可恢复开放开业,包括图书馆、室内外体育场馆、影剧院、棋牌室、网吧、KTV、酒吧等……”3月18日,湖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第18号通告。“店要开了,哪里有额温枪卖”“求3把额温枪,酒吧开业用”……额温枪再次成为紧俏商品。
疫情防控期间,在医院、机场、火车站、小区等地被广泛使用的额温枪“一枪难求”,而倒爷、骗子等人的“粉墨登场”,更加重了供求矛盾和买家的焦虑情绪。
工业枪被拿来应急
“36.6℃!”在长兴某小区门口,费华使用刚刚购置的额温枪对新进小区的市民进行了额温检查,不由地喃喃道:“这才是正常的人体温度啊,之前的工业枪真是不靠谱啊!”
原来,因额温枪货源紧张,当地疫情防控部门采买的额温枪无法满足小区、村庄等基层防疫卡点的所有需求。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部分街道通过其他途径,购买了工业枪来救急。
“我们知道这是工业额温枪,受外部温度环境影响大,测体温有偏差,有时候出现24.6℃,有时候出现31℃,我们只能多测量几个人,然后脑补一下,作个判断。”费华坦言,工业测温枪测温“不完全准确”,但由于额温枪实在难以买到,“也只能凑合着用”。
“额温枪确实不好买,我们从2月初开始订购,一直到2月中下旬到货。”在湖州经营一家药店的叶明也深有体会,“我们这里几乎所有的药店都没有货,我们只能从朋友圈或者外地的经销商那里得到部分货源。而且,价格很高,单价从一两百元炒到了六七百元,真是太疯狂了!”
叶明说,疫情严重的时候,正好是春节期间,生产额温枪的企业基本都休息停产了,后来因疫情防控需要才重新开工。而疫情之下,体温测量是个“必选动作”,原本“冷门”的额温枪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需大于供,额温枪难免紧缺,价格自然上涨。”叶明分析说。
倒爷囤货抬高售价
在杭州市文三路颐高数码广场经营计算机配件器材生意的吴女士,最近做起了额温枪生意,不过做得并不顺利,“正常渠道购买不到额温枪,不少客户联系我们帮忙购买,我们就四处寻找货源,想着也能从中赚点钱。没想到,太难了,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毁单’。”
2月8日,吴女士向一个河南的微商购买了100个额温枪,约好2月11日发货,但到了2月15日也没有发货,而且货款也被退了回来。吴女士又接连向4个微商下单,一直等到2月下旬才总算收到第一批货。“我们之前约定好,每100个额温枪485元/个,每200个额温枪465元/个,每1000个额温枪455元/个。可是,临近发货日期,他们把我们拉进一个群,宣布价高者得。”
与此同时, 囤货倒爷的出现,也加剧了额温枪的供求矛盾。疫情期间工厂不开工,赋闲在家的小崔当起了额温枪倒爷。“我先是联系深圳的朋友,对接上额温枪企业,问的是1万个额温枪的价格,大约是290元/个。然后我再对接杭州的下家,根据订单数量来报价。要的数量少了,我们就不卖,宁可货先囤着。等到1万个额温枪的全部货款都到位了,我们再让工厂发货。这样一来一去,我们最少赚二三十万元。”
据了解,由于额温枪是防疫物资,政府很早就组织相关企业复工生产。同时,额温枪是医疗器械,生产厂商必须有医用三证,才能出货正规合格的产品。货源紧缺,有些人便当起倒爷,通过囤货、收货控制出货量和价格,一步一步抬高市场售价。
骗子也来浑水摸鱼
近日,急需购买额温枪的乐清余先生在微信群里看到徐某发布的售卖额温枪的信息后,立即添加了徐某的微信。在查看徐某发来的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照片后,余先生下单购买了200个额温枪,总计72000元。余先生付款后,徐某说第二天就发货。
但之后十多天,徐某也没有发货,并以各种理由搪塞。在余先生的不断催促下,徐某陆续转回了28000元。就在此时,余先生发现徐某仍在微信上贩卖额温枪,为避免更多人上当,余先生向当地派出所报了警。通过深挖,警方掌握到徐某涉嫌诈骗的总案值约为50万元,并锁定了徐某的位置,在安徽警方的协作下,顺利将徐某抓获。
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处和药械稽查大队介绍,额温枪是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方需要辖区内的市场监管部门备案,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备案。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市场准入,给“发烧”的额温枪市场“降降温”,促使额温枪行业尽快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