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说法

用支付宝“口令红包” 充值话费

刷单刷到血本无归

  通讯员 王娇芬 

  网络刷单诈骗是陈旧的老套路,但最近骗子又玩起了新花样,以移动话费业务刷单为幌子,盯上了支付宝的“口令红包”。

  6月6日晚,在宁波打工的李先生通过QQ找工作群添加了一名昵称为“刘老师”的好友。对方头像显示是移动公司业务受理区的客服,并向李先生推荐了一份通过支付宝“口令红包”为移动公司的充值卡刷单的工作。“刘老师”让李先生按照他的指示进行操作,保证每天可以赚一两百元。

  于是,李先生根据提示,先在自己的支付宝“口令红包”里输入了42元,并把口令发给了“刘老师”,随后对方将移动公司充值卡的卡号和密码发给了他,并让他去支付宝“话费卡转让”里输入卡密。操作完成后,对方转给李先生50元钱。

  收到本金后,李先生心里踏实了很多,当对方提出再发个400元的支付宝“口令红包”让李先生绑定卡包,李先生随即照做了。没多久,对方又联系他说捆绑金额不够高,要再发个400元的红包,于是他又连续发了2个400元的支付宝“口令红包”,对方还是表示金额不够要继续充值。而当李先生提出要返还之前发的总共1200元的红包时,却被对方一下子拉黑了。这时李先生才知道被骗,7日上午他到鄞州区下应派出所报案。

  警方提醒

  办案民警表示,所谓的“网络兼职刷单”,十有八九都是骗局。即便是真,其风险性也不可低估。现在骗子的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以大公司业务刷单为幌子,利用支付宝平台实施诈骗,网络兼职者极易放松警惕心,最后上当受骗。市民在找兼职时,对于“特殊高佣金任务”“流动资金做任务”这一类的要拒绝,切莫贪恋高额报酬、听信对方各种保证而转发红包、捆绑卡包等各种款项,说是“连本带利”返款,最后很有可能是血本无归。

  警方提醒,随着“6·18”购物节的到来,诈骗分子也蹭热度蠢蠢欲动,网购诈骗的手法多样且隐蔽,其中尤以节前的预购诈骗、虚假红包诈骗、信用提额诈骗等类型居多。


浙江法制报 说法 00007 用支付宝“口令红包” 充值话费 2020-06-11 2 2020年06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