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案卷

温州宣判全国最大的穿山甲鳞片走私案

走私穿山甲鳞片23吨多,涉案金额逾1.8亿

现场麻袋装的姜片及穿山甲鳞片
被查获的穿山甲鳞片

  本报记者 蓝莹 通讯员 温萱 

  1月5日上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姚某、王某等17名被告人走私珍贵动物制品一案进行公开宣判。

  涉案珍贵动物制品系穿山甲鳞片,交易数量累计达23吨多,涉案金额高达1.8亿余元。

  据悉,该案是浙江省目前侦破的最大的走私穿山甲鳞片案,也是近年来全国查获涉案鳞片数量最多的一起穿山甲鳞片走私案。

  走私入境被查

  近年来,黑市上穿山甲鳞片价格水涨船高,这让在尼日利亚工作的蔡某(目前在逃)嗅到了“商机”,并构建起了一个从尼日利亚到中国的产供销一体的“走私帝国”。

  2019年10月,温州海关缉私分局获悉,蔡某在非洲购买了10余吨穿山甲鳞片,用麻袋分装成306包,委托走私冻品团伙将货物经由韩国釜山、中国上海等地码头走私入境,并准备转运至温州市瓯海区某物流点交付。

  随即,温州海关缉私分局展开周密部署,将负责收货、销售的嫌疑人姚某、王某抓获,并在查获的集装箱中部发现了用姜片包裹的穿山甲鳞片。经鉴定,306包穿山甲鳞片共重10.65吨,全部属于树穿山甲。

  现场触目惊心

  同年11月21日,温州市检察院收到侦查机关商请,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当天,承办检察官即赶赴温州状元岙国际码头,查看涉案穿山甲鳞片,“现场,我们看到很多鳞片还带着血迹……”

  “提前介入后,我们审查了案卷相关材料,又整理出涉案人员的关系图谱。”承办检察官介绍,“该案走私的链条非常严密,部分涉案人员的资金转账等活动比较频繁,我们将它作为办案的一个突破口。”

  在检察机关的建议下,侦查机关结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详细梳理出涉案银行卡交易明细,又结合嫌疑人的手机信息,查实姚某等人分别于2018年11月、2019年4月走私穿山甲鳞片入境,两次合计走私鳞片总数超过13吨。

  至此,全案查明的走私穿山甲鳞片总数超过23吨,涉案金额逾1.8亿元。

  抽丝剥茧办案

  办案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发现,同案嫌疑人的口供中,多人提到曾通过“老二”联系租用涉案码头,但侦查机关第一次报捕的码头经营者与检察官掌握的“老二”信息并不吻合。

  “‘老二’很有可能就是码头的幕后实际经营者。”侦查机关于是以此为方向,抽丝剥茧,最终证实了上述推测,“老二”系杨某。不久,杨某即被侦查机关抓捕归案。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案的走私呈现‘去中心化’的新样态。货源、运输、销售、码头、资金等各环节分别独立,人员互不知晓;走私时,团伙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排列组合运作。”承办检察官介绍,“走私团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隐藏团伙主犯,同时降低犯罪成本。”

  2020年9月30日,该案在温州中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庭审持续一天。

  法院认为,被告人姚某、王某等人结伙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制品,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构成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故一审判决姚某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400万元;王某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0万元。杨某、郭某等其余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2年至1年3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或罚金。

  相关链接:

  树穿山甲于2017年1月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I,明确禁止国际贸易。

  近30年来,因食用和医用的巨大市场需求,我国穿山甲一度遭遇非法捕杀,种群数量下降了80%。2020年2月6日,“两高两部”联合出台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第9条明确规定,严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


浙江法制报 案卷 00012 温州宣判全国最大的穿山甲鳞片走私案 2021-01-06 2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