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平安巷

助残扶残 全市联动

杭州法援助残扶残云端线下齐发力

专项公益活动
女子监狱“云端”法律咨询
法律讲座

  本报记者 陈岚 通讯员 郑慧红 

  第32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杭州市司法局精心组织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开展“助残扶残专项服务月”活动。杭城的五月天里,法律援助人为残疾人群体送去关爱。

  5月16日,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上城区司法局和采荷司法所,在采荷街道弯湾托管中心联合开展了“扶弱助残·法律援助与您同行”专项公益活动。浙江天复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薇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击鼓传花法律知识问答小游戏等形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讲授交通安全、自我保护等实用的法律知识。

  专项服务月期间,杭州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优化便民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引导,用心开展助残扶残活动:积极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公证员等,为广大残疾人士送去涵盖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业务的公共法律服务大礼包;针对残疾人群体关注的问题,邀请专家开展法治讲座;制作全市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指引,引导残疾人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开通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

  钱塘区司法局在辖区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工作人员还来到辖区河庄街道文体中心的“无障碍游泳馆”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为残疾人讲解助残、惠残的法规政策;富阳区司法局则为残疾人送去劳动法解析和精神残疾人的专场法律服务活动。

  云端援助 暖意不减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杭州法律援助人还通过云咨询、云课堂等活动,跨越地域限制,有效提高了法律援助在残疾人群体中的知晓率。

  “律师你好,我叫洪某,入狱前与前夫调解离婚,但当时没有办理好离婚手续。想询问怎样在监狱内办理离婚手续?”“律师你好,我现在监狱服刑,入狱前别人欠我钱,还借了我的车,都没还。我在监狱内怎么起诉他?等我出狱再起诉,还来得及吗?”……

  5月18日,利用西湖区社区矫正中心视频会见系统,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西湖区司法局利用远程视频系统,为浙江省女子监狱的罪犯提供了法律咨询。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立洲、浙江卓特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亚超就罪犯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作出了详细解答。

  接下来,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将应浙江省第六监狱,杭州市西郊监狱、东郊监狱的邀请,分批组织律师到大墙内开展法律服务,尤其是为身陷囹圄、身有残疾的特殊人群送去法律服务。

  拱墅区法律援助中心则邀请律师,通过“云端”法治小课堂的形式,就残疾人关注的法律援助问题作了详细介绍。

  常态服务 关爱始终

  聋哑人王某经中介梁某介绍,看中了杭州萧山某处现房,并支付了5万元定金。但王某家人觉得房贷压力太大,不同意其购房。王某在梁某的帮助下,与开发商沟通后,把定金退了回来,但梁某从中收取了2.5万元“服务费”。事后,王某觉得自己并未购房,中介这钱收得不合理,想讨回“服务费”,遭到拒绝。王某申请法律援助后,萧山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援助律师徐沁雅为其维权。徐律师通过微信输入文字的方式,耐心与王某沟通,并多次联系梁某讲理说法,最终为王某讨回了2万元。

  残疾人群体一直都是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杭州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一直把对残疾人的关爱贯穿始终:全市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建设,对残疾人法律援助申请实行“三优先”,即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全市15个法律援助机构都建立了无障碍设施,提供“流动化”窗口服务;通过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高墙”活动,使法律援助深入残疾人群体;完善“手语翻译资源库”“法律援助资源库”,全市共有100多名手语翻译人员为残疾受援人提供服务,最大限度保障了聋哑人员合法权益;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对情况紧急的案件提供先予办理、事后补办手续的服务,等等。

  此外,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加强法律援助质量管理,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对残疾人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审批、办理、结案、监督整个流程进行了规范。在案件指派上,指派善于沟通、了解残疾人心理、维权经验丰富的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者承办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重视后端管理,着重加强案件质量监督,有效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浙江法制报 平安巷 00003 杭州法援助残扶残云端线下齐发力 2022-05-27 2 2022年05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