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平安

野生动物“碰瓷”农家

网格群众携手救助

  野生动物“碰瓷”农家

  网格群众携手救助

  通讯员 王庆珍 琚钰佳 杜亚宁 本报记者 汪基建

  本报讯 “小周,我家里飞进来一只‘大鸟’,好像是野山鸡,见都没见过哩,你快过来看看。”近日,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李泽村网格员周建琴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

  经了解,当天下午5点左右,村民李某在家中突然听到玻璃碎裂声,上前查看,发现一地玻璃碎片和散落的羽毛。顺着羽毛掉落的痕迹,他在房屋二楼发现了“不速之客”。

  这只“大鸟”足足有1米长,头顶黑色羽冠,双翅雪白密布黑纹,脸呈赤红色,状若“关公”,尾部有长长的尾羽,形似“白凤”。

  “当时的第一反应觉得它是保护动物,我也有点害怕,就立马打电话询问儿子。儿子用手机搜索图片后,告诉我这大概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叫我好好看住……”李某称当时不知道与谁联系,但很快想到向村里的网格员求助。

  周建琴到达现场后,随即拍摄照片发至峡川镇镇村干部群,汇报此事。经镇林技员确认,该鸟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并再三叮嘱他们夜间不宜放生。

  “白鹇这种鸟类有夜盲症,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它才会撞进你家。不要担心,我联系镇里的值班干部,看看能不能把它先送到镇里。”周建琴一边耐心安抚村民,一边仔细检查白鹇是否受伤。

  没过多久,镇值班干部就赶到李某家中,发现白鹇的翅膀有些轻微擦伤,及时包扎后,白鹇被顺利转运到镇里管理。

  前不久的一大早,镇村干部再次确认白鹇状态良好后,将它放回了山林,并为村民更换破损的窗户。此次事件最终有效解决。

  “还好找到了网格员帮忙,如果处理不当,结果可能截然不同……”李某长长舒了口气。他还说,如今村里乡亲不管遇到大事还是小事,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找网格员帮忙。

  “千万别小瞧‘小网格’里的‘大能量’,在关键时刻,能为群众第一时间解决难题。”峡川镇党委副书记傅益伟说。

  近年来,峡川镇始终发挥“党建+网格化”的管理优势,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理念,通过精细编织“小网格”,做实“区、镇、村、格”四级联动,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浙江法治报 平安 00005 野生动物“碰瓷”农家 2023-04-24 25665163 2 2023年04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