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潮声

一方手帕

  赵旦 

  这是一方长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绣边真丝手帕,帕子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工工整整地绣着八个大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下方印有“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的字样,手帕右上角有一个洞。这方看起来普普通通、捧在手上几乎感觉不到分量的手帕,对浙江省长湖监狱退休干部王德顺来说,却承载着一段珍贵无比的记忆。

  王德顺年近九十,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说起这方手帕,王老的眼睛湿润了。

  1951年,新昌地区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应征入伍,王德顺就是在那个时候从一名山沟沟里的放牛娃成为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通信兵。走上前线时,他收到了慰问团赠送的这方手帕,上面还有慰问团的同志帮忙绣上去的王德顺的头像。这方手帕,王德顺一直带在身上,“假如有一天牺牲了,它就可以当作遗物寄给新昌老家的亲人了”。

  王德顺回忆,一次,他奉命去其他连队送信。鸭绿江畔的冬季异常寒冷,加上当时保障难度大,如果把手伸出来,没多久就会被冻僵,“可只要能完成任务,再冷再累都不怕”。当晚,他刚刚送信路过我方一处阵地,突然敌机来袭。排长命令战士立即散开,恰好走在坑道的王德顺赶紧用背包顶着头,护住自己……敌机飞走后,我方一个排40人牺牲了38人,仅有2人幸存,一个是文教员,一个是副排长。可副排长的手和脚都被炸没了,文教员也少了一条腿、一只手。王德顺卸下行李,才发现自己的背包被打穿,手帕上留下一个弹孔印,弹壳留在背包的一双鞋子里。

  “当时与我军相比,美军的装备强大很多。”王老说,美军那时经常驾驶战机,嚣张地从志愿军头顶飞过,他甚至可以看清机身上的字母。在长期的作战中,志愿军发现了敌军的规律,“白天美军飞机狂轰乱炸,我们战士就躲在坑道里。等到美军部队冲上来,我们就跟他们拼杀。到了晚上,我们就偷袭,拼尽全力把阵地夺下来。”王老说,那时候美军经常使用燃烧弹,看到可疑的点就打过来,“如果有战士被燃烧弹打中,为了潜伏需要,就咬牙忍着任它烧……”

  王老说,那时志愿军的武器弹药都很缺乏,条件很艰苦,“但大家都很勇敢,不怕流血牺牲,坚信我们必胜”。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这方手帕跟着王德顺走南闯北,参与新中国监狱建设,直至王老退休。“现在我常常会想起抗美援朝胜利的场景,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王老说,战争胜利后,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一起又唱又跳,“我咧着嘴笑,眼里却含着泪。我想起了战友,他们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不能一起回家了……”

  “今天,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革命先辈作出的巨大贡献,把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发扬好。”王老殷切地说。

  (作者单位:省长湖监狱)


浙江法制报 潮声 00012 一方手帕 2022-08-29 2 2022年08月29日 星期一